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医院专场获奖项目路演活动 | 中关村火花活动(210期)预告

首页    新闻资讯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医院专场获奖项目路演活动 | 中关村火花活动(210期)预告


为落实北京市进一步推动在京中央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求,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北京首医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科医谷联合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定于2022年12月23日共同举办中关村“火花”活动——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医院专场)获奖项目线上推介会,届时将有11个项目进行路演。

● 活动时间

时间:2022年12月23日14:00-17:00

地点:本次活动采用线上腾讯会议形式。

会议ID:#腾讯会议:316-330-367

会议密码:1223

● 活动组织

指导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北京首医大科技有限公司、首科医谷、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技术市场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活动议程

(一)开场及领导致辞
(二)成果转化政策宣讲-“关于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堵点若干措施(25分钟)”
(三)科技成果项目路演及交流讨论
1、肺血管守护者——肺栓塞人工智能诊断辅助决策系统和急性肺栓塞血栓清除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
2、可用于人工智能的骶管囊肿精准微创操作手术器械
3、一种带激光定位灯的超声穿刺针
4、新型合页钢板的设计及在微创升顶式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
5、用于检测脑微血管早期损伤的抗体和应用
6、新型髌骨骨折空心钉缆锁定一体化固定装置的研发
7、适用于主动脉瓣反流的经股动脉入路输送的自展式瓣膜
8、肿瘤类器官共培养—肺癌免疫治疗精准模型
9、一款基于图像识别的无框架神经外科导航系统
10、新型颅内压测定装置
11、一种用于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替换新型多功能支架的研发及产业化


项目简介


01.肺血管守护者——肺栓塞人工智能诊断辅助决策系统和急性肺栓塞血栓清除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

项目简介:“肺栓塞人工智能诊断辅助决策系统”(简称“诊断系统”)是基于国内领先团队的肺栓塞诊断临床实践与科研成果,运用影像深度学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肺栓塞疾病的智能诊断系统,实现智能辅助阅片并形成检查报告,制定干预策略,从而解决肺栓塞疾病漏诊误诊、治疗路径选择困难等临床痛点问题,从而形成的智能化、一站式、全流程、规范化的完整解决方案,以保障高危人群对肺栓塞的诊断需求,是一种具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诊断辅助产品。“急性肺栓塞血栓清除系统”(简称“清栓系统“)”是一种精准的介入治疗的医疗器械,能完成急性肺栓塞的介入手术治疗,是基于临床实践、研发国人肺血管数据与介入医疗器械产业的医工结合产品。
团队简介:心肺相印工作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龚娟妮团队,获得2022年医院专场赛一等奖。
项目需求:融资,完成产品化


02.可用于人工智能的骶管囊肿精准微创操作手术器械

项目简介:骶管囊肿与颈、腰椎病的发病率相似,因标准化术式难以统一,不按标准术式治疗骶管囊肿后常造成囊肿残留、扩大、再发等结局。针对显微镜下人工操作差异限制骶管囊肿术式标准化这一临床问题,我们设计并获授权“锁扣式套扎紧缩环”和“按压式扣链”两项专利,力图用专利器械产品简便易行的操作实现骶管囊肿术式标准化。专利器械样品经过机械、物理和临床模拟实验检测和反复改进后,取得注册许可证,然后进入非随机临床对照实验阶段检测器械安全和疗效,确定“锁扣式套扎紧缩环”可快速而牢靠的将囊颈收紧、扎牢,“按压式扣链”可均一重建神经根外周鞘膜。最终取得生产许可证并形成上市产品,为实现骶管囊肿术式标准化迈出坚实一步。

团队简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孙建军主任医师团队,获得2022年医院专场赛一等奖。

项目需求:产品设计和临床试验


03.一种带激光定位灯的超声穿刺针

项目简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周围神经阻滞技术,这项技术得到国内外麻醉、疼痛、骨科界的重视。本产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的带激光定位灯的超声穿刺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穿刺针的穿刺路径和超声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如何保持在同一平面的问题。

团队简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何亮亮博士团队,获得2022年医院专场赛一等奖。

项目需求:完成概念验证和产品化


04.新型合页钢板的设计及在微创升顶式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

项目简介:本研究前期已进行过多次新鲜标本的模拟手术,证明了微创通道手术进行升顶式颈椎管扩大成形可行性。本项目参与者已熟练掌握利用Mimics软件对颈椎椎管容积等相关参数进行测量的方法。同期测量了60例正常人群颈椎椎板厚度、宽度及长度,测量颈椎椎孔大小等与该手术方案相关的影像解剖学数据,为内固定合页钢板的规格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本项目主持人为脊柱外科领域专家,擅长颈椎病的治疗,具有多年临床经验,主持人及其团队成员已完成近千台颈椎相关手术,对手术方法掌握娴熟,并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具有独到理解。

团队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晋才主任医师科研团队,获得2022年医院专场赛二等奖。

项目需求:产品化,完成成果转化


05.用于检测脑微血管早期损伤的抗体和应用

项目简介:申请人自主研究设计的抗体及试剂盒,可以特异性识别血清中occludin降解片段,排除血清中occludin全长蛋白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灵敏性和特异性。已经获批3项国家发明专利,正在申请美国专利。血脑屏障损伤往往是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信号。随着老龄化社会快速到来,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治过程中,脑微血管状态的评判、筛查和快速检测等方面,都有迫切且普遍的需求。

应用场景包括:①在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开通治疗前,预先判断出血转化风险,避免加重病情;②脑小血管病的早期筛查;③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④脑创伤的快速、便携式检测。本项目将开启脑微血管损伤的早期检测、筛查和快速检测的新领域,并推广到周围血管病变(如糖尿病、高血压导致的血管病变)的评判和早期筛查,对血管病变的体外诊断和快检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团队简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团队,由戚智锋研究员担任主要研究者,获2022年医院专场赛二等奖。

项目需求:概念验证和产品化,早期融资



06.新型髌骨骨折空心钉缆锁定一体化固定装置的研

项目简介:迄今为止未见有施行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治疗髌骨骨折手术的报道,针对髌骨骨折手术并发症多和不能广泛开展微创术式的弊端,我们利用万向锁定技术和张力带原理相结合,提出了空心钉缆锁定一体化设计,可不侵扰股四头肌腱并对骨折牢固固定,这样既解决了并发症多的难题,也为机器人导航辅助经皮微创治疗髌骨骨折提供了技术支撑。

团队简介:航天中心医院骨科梁永辉主任医师团队,获2022年医院专场赛二等奖。

项目需求:早期创投基金,完成概念验证和产品化


07.适用于主动脉瓣反流的经股动脉入路输送的自展式瓣膜

项目简介: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已广泛应用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成为与外科开胸换瓣同等重要的方法,并且TAVR技术更微创,患者恢复更快。目前TAVR技术直接用于主动脉瓣反流还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主动脉瓣反流不同于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具有独特的解剖特征。因此,设计一款专门针对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且经股动脉入路释放的自膨胀瓣膜,能够达到一次性到位并且释放过程稳定,术后不移位,这是能够解决众多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微创治疗难题,具有广泛市场前景。

团队简介:Fwartavr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科研团队),获2022年医院专场赛三等奖。

项目需求:与企业合作实现产品化


08.肿瘤类器官共培养—肺癌免疫治疗精准模型

项目简介:类器官技术为近十年来干细胞领域的突破性技术。肺癌类器官培养是一种体外3D组织培养技术,在体外培养人的原代肺癌细胞,形成保留原器官组织结构和生物信息的“微组织”。肿瘤类器官培养技术被国际顶级杂志2015年被《Cell》杂志,2017年被《NATURE METHODS》杂志评为年十大科技进展。该肿瘤原代细胞培养的突破性技术,使得原代肿瘤细胞可以高效的形成药物检测的模型。肿瘤类器官模型是由干细胞或者从病人身上提取的肿瘤组织在特定的3D体外微环境下自组织发育而来的、高度模拟体内真实器官特征的小型化的体外器官模型。其保留了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体液之间的联系。

团队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韩毅主任团队,获2022年医院专场赛三等奖。

项目需求:早期创投资金,开展临床试验等。


09.一款基于图像识别的无框架神经外科导航系统

项目简介: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神经外科手术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设计最短、对脑组织损伤最小的入路,借助现有的两种导航,磁导航无需头架固定,损伤小,但术中易漂移,误差较大;光导航准确度高,但需头架固定,不适合颅骨骨质较薄的低龄儿童。基于此需求,我团队开发设计了 “一款基于图像识别的无框架导航系统”,无需头架固定,可以三维显示病变和脑组织,帮助制定手术计划,模拟手术过程,术中可以精准识别到具体的脑沟、脑回。该导航可以在PC端实现,无需购买大型设备,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团队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梁树立主任科研团队,获2022年医院专场赛二等奖。

项目需求:早期创投资金,概念验证和产品化。


10.新型颅内压测定装置

项目简介:对于严重的颅脑损伤病人,其急性期80%死亡原因是由于顽固性颅高压所致,因此及时发现颅内压的变化,进行有效治疗是急性期颅脑损伤病人救治的关键。目前颅内压监护已经获得国内外指南的强烈推荐。至今国内所用的颅内压监护设备全部为进口,并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在国内的普及。本发明“新型颅内压测定装置”特点如下:1.本发明利用自带密闭液体的等压传导原理制作的“密闭导管测压装置”,将以往必需依赖有液体流动方可以测压的“开放式测压”改为了“密闭式液体传导测压”,克服了由于没有液体流动而无法测压的缺点;2.该装置通过更换接头即可以连接多种压力感受器(国产有),并适配于现有的各种多参数生理监护仪上,而不必另外单独生产监护机器,从而使颅内压监护更便捷,并减少了设备和成本;3.本“密闭导管测压装置”充分利用了液体压力等压传导的原理,所以不需要有微型压力芯片在脑内,从而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属于“另辟蹊径”;4.当需要引流脑脊液或者脑内血肿(血液)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外加一个引流通道或者制作成带引流的双腔测压导管,来引流脑脊液或血肿(血液)。

团队简介:刘佰运“新型颅内压测定装置”研发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获2022年医院专场赛三等奖。

项目需求: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开发。


11.一种用于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替换新型多功能支架的研发及产业化

项目简介:主动脉瓣-升主动脉多功能支架是一种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

团队简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杨博士团队,植介入领域创新产品。获2022年医院专场赛三等奖。

项目需求:引入早期创投资金,完成概念验证和产品设计。



关于首科医谷

首科医谷是依托首都医科大学及其21家附属医院等首都医疗资源、专业医师团队以及国际合作医疗资源建立的,以医学科技创新与转化、医疗技术服务为核心,涉及医学产业规划、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研发、健康管理、智慧医疗、康复养老、医学培训、园区建设与运营管理等服务的医学产业服务平台。

首科医谷使命:为临床医生服务、为医学企业赋能。

首科医谷目标: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临床医学领域高端智能孵化服务平台。

首科医谷将持续努力,荟聚高端医学资源,赋能创新医学企业。为医疗卫生事业、医学成果转化、医学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首科医谷

微信号:medical_valley




2023年3月28日 16:38
浏览量:0
收藏